作为一个前端,看不懂@黄玄 的几乎每一个回答,只有我自己吗?

Taking this chance to reflect on myself

Posted by Hux on July 5, 2020

这篇文章转载自我在知乎上的回答

我也看不懂。

对于任何一个我有一定了解的领域,我都知道一大堆我看不懂的东西。反而是对于那些我一点都不了解的,我甚至都说不出来我不懂什么。

有的时候我会觉得,在我眼里还只有前端的时候,我还更自信更爱分享一点。可能因为那时候我能感知到的「边界」就只有 2^4 = 16 这么大,还觉得自己满打满算已经懂了 4 吧。打个比喻的话就是觉得自己已经能干活了,但还想再了解下 JS 引擎、浏览器、框架等的工作原理,或许还想再多学点后端和移动端当个全栈?总之 4/16 已经是「全集」的 25% 了,觉得自己还挺棒棒哒。

结果等我的「知识」真成长到 16 时,才意识到「欧,原来计算机科学还有这么多东西」?而且每个领域水都深得很,教科书里引论文,论文里再引更多论文,像一棵棵树般不断分形出去…认知的「边界」也相应的长到了 2^16 = 65536。自己懂的东西只占 0.02%,一下觉得自己真是什么都不是了。我把这个瞎掰称之为「认知的指数成长理论」。

而我能做的就是学会与这样的认知和平共处。Prof. Matt Might 画的那篇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.D[1]「博士是什么」) 让我意识到个体在「人类所有知识」面前的渺小,而「成长」的过程,大概就是在那个愈发巨大的「看不懂集」里,挑选出你还愿意继续去「探索」的那些「子集」吧。

「认知的指数成长理论」

作为一个前端。

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「前端」既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职业,那时好像不需要有区别 —— 从早早在阿里实习,到还没毕业就在微影带团队,小中大的公司都待过,活动也参加了不少。其实如果就这样专注于「作为一个前端」,应该现在也还混得不赖吧。

可是偏偏你就发现,那个「看不懂集」的边缘总在发着光 —— 群友形容有一部人的动力在于「理解驱动」,我想了想,那或许是我「半路出家」积累的太多疑惑需要解答;又或许,我可能只是想要「旅游」吧 —— 在高三从重点班理科生转了艺术,在阿里从交互又转了前端,可我还有好奇的理论、又或者还没尝试过系统编程,又或者是下一个有趣的产品形态……想去探索下一件事的欲望总是逐渐盖过了舒适感,你听说了那个学科,你听说了那个文明,你听说了风暴中心,可是你不去看,你就永远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。

最近多次被问及「前端团队的方向是什么?」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一段时间不这样思考了 —— 这个问题天生就带着市场环境强调精细化分工的倾向,而相反地,有时我惊讶于 Facebook 内部「疏于管理」得就像个开源软件的菜市场。前端作为一个子领域当然需要特定的技术设施与人员的专长,但或许你我的职业/兴趣发展、公司的组织架构、软件的开发方式,不一定都非得绑上。

我想要追求的状态不只是能继续做我已经擅长的事情,我还想去探索那些我想要尝试但可能还不太擅长的事情,最后再顺便把钱赚着 —— 就美其名曰「技术自由」吧。所以你说,我是前端吗,我不是前端吗?

「专注」和「职业」又何必要是一个双射呢?

回答。

答题不是我的工作,我不做培训也不靠这个赚钱,不愿花时间琢磨如何哗众取宠,
只是有时恰好有新的感悟可以分享,有时恰好有有趣的题目能引发我的思考;

答题只是博客之外另一个用写作自我沉淀的地方罢了,难免会有点自我,
但反正也只是写给同路人看的,也为了发现与认识更多的同路人;

我不愿意「只」为了答题而写字,也还是希望言之有物,
这道题如此 meta,是回答给谁呢,又或是回答给我呢?

结语。

有的时候需要赚钱,有的时候需要理想。
你是更想做一位黑客与画家,还是想站在 Hilbert 第十问题的肩上。

Gödel 说太难,人生又怎会比 Peano 简单。
面对的 tradeoff 太多,才只能去近似一个想要的模样。

说得都是走心的话,走脑还是多看书吧。
如果能给在读的你带来一点不同思考,那便是对一个碳基生物所能给予的最高嘉奖了。

黄玄, 二〇二〇年七月五日, 于美国圣塔克拉拉

「有一部分朋友知道,我现在在探索的事情跟前端关系还挺近的啦。 希望我也能突破我自我驱动的局限性,多做一些更落地的事情吧!共勉!」

参考

  1.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.D http://matt.might.net/articles/phd-school-in-pictures/